栏目导航
banner

五学五研五争先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二十大精神潮音说”第二站 | 集团所属浙大西投脑机与浙大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开展联学宣讲活动

2022-10-27

10月24日,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一场联学联建活动正在浙江浙大西投脑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来自浙大控股集团所属浙大西投脑机的青年科研工作者、科技成果转化从业者与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的近20位大学生党员代表热烈交流,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等二十大报告热词被频频提及。

image.png

武泽楠是首个从浙大西投脑机孵化“毕业”项目的牵头人。现在,26岁的他是杭州领脑科技有限公司的CEO。经过一年多的孵化期,公司的首个拳头产品“可穿戴微型钙成像显微系统”已经可以实现量产。产品穿戴在小鼠头部,通过光学手段准确观察到神经元的活动变化情况,是神经科学、脑科学等很多基础和应用研究中,用来“读脑”的重要工具。通过光学系统,电路硬件、处理算法等技术创新,领脑科技的产品实现了领先国际的设备性能和参数,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成本。同时,领脑科技正在研发的便携式功能脑成像检测帽,已经成功实现儿童多动症86%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未来有望在精神与大脑疾病检测治疗领域打破国外进口设备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

“我认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成果落地,科技成果只有实现了落地应用,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和学弟学妹们交流时,武泽楠特别提到,“我读书时,浙大实验室有一句话,科研成果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产学研转化就是‘上货架’。”在亲身实践科技成果“上货架”的过程中,武泽楠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根据实验室优势项目去寻觅潜在市场,这是被动的转化方式。只有把握市场关键需求,再结合研发优势推出产品,才是主动的选择,‘上货架’的成功率也更大。”

image.png

集团“科创潮音”宣讲团成员、90后高级硬件开发工程师,从北美留学归国的闫皓越为同学们展示了自己每天工作的研发实验室。作为浙大西投脑机深度脑刺激治疗技术及临床团队的一员,他的主要工作是参与研发闭环神经调控装置和探索抑郁障碍的闭环调控疗法,为国内抑郁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2020年,闫皓越完成了五年的学业,面临回国还是留美的职业选择。在认真分析职业发展空间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国:“国内欣欣向荣的市场空间让我对未来的一切充满期待。”2021年3月,闫皓越以实习生身份加入浙大西投脑机,目前已成为团队骨干。他与同样年轻的小伙伴们一起,为克服国内脑机接口发展所面临的高端装置“卡脖子”问题,研发出国产脑机接口相关的可植入性高端设备,一直在努力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虽然我是历史洪流中的微小一个,但是我也期待发出我的光和热。”闫皓越说,“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团队开发的设备将逐步对人体进行安全有效的临床试验。我自己也将努力提升个人素质,尝试跳出科研人员的思维,去更好为病患着想,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image.png

image.png

活动现场,不少同学都是第一次走进企业,与研发人员面对面。“这次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让我受益颇多,我更加笃定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将这些创新技术和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脑科学研究领域。” 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系2020级博士生王晓君说。

image.png

窗外,秋高气爽,江南桂花香气浓郁。室内,关于科技创新和成果“上货架”的讨论热烈而充分,思想的火花不时迸发。刚刚踏上科研之路的同学们,从西子湖畔的实验室出发,来到高新技术转化的企业第一现场,亲身感受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全链条生态体系,体会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深度融合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更坚定了投身科技创新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肩负国企担当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们,通过讲述自身经历和体悟,感召学弟学妹们一棒接着一棒,把科技创新研发、突破、转化的蓝图绘到底、干到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写上鲜活的青春注脚。